进博非遗纸手工灯亮起来了!社区学校灯会“闪闪惹人爱”

来源: 上海徐汇 2023-02-04 14:50:30

日子又来到了元宵节。

一盏盏设计古朴的手工灯挂上了屋檐,传递着千百年来的美好期盼,点亮了生活里的平安喜乐。

进博非遗纸手工灯亮起来了


(资料图片)

凌云街道的灯非同寻常。它们的纸张采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法制作,传递着悠远的历史记忆,隐约可见的纸质纤维让灯光更加绰约温柔。从2020年起,这些由凌云街道社区学校制作的手工灯连续三年登上进博会的舞台,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如今,它们回到社区迎来了好奇的居民。

“这些手工灯都进入过进博会的非遗客厅,现在挂在社区学校供学员和居民观赏。每年元宵节,我们都举办灯会,让社区里的孩子和居民一睹进博会展品的风采。”凌云街道社区学校校长刘倩介绍,围绕古法造纸,凌云街道组织起了一支老年学习制作团队,还开发了撕纸、活字印刷、团扇和折扇制作等多种社区课程。今年,在社区学校新装修的活动室里,社区学校组织了做元宵花灯、体验饾版套印、赏进博同款非遗纸手工灯等灯会活动。

梅龙五村居民冯先生和孩子已经连续五年参加社区学校举办的活动,今年父子俩仍然兴致勃勃地来到课堂上制作元宵花灯。“我要做这个非遗同款!”第五届进博会上展示的花灯就挂在活动室的一边,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。

每个手工灯有内外两层八个灯面,寓意喜迎八方来客。所用纸张继续沿用皮纸制作技艺纯手工造纸,灯面安装采用传统的裱糊技术,灯架结构则参照“传统花窗”的制作方式,以卯榫结构增强稳定性。灯面图案的创作以二十四节气的不同花卉植物为主题,每个节气对应内外两层灯面,随着灯影流转,观众就能看到自然界的花草随着节气更迭而变化。

“每年元宵节我们一家人会去豫园或者莘庄看灯会,但这里的灯和那些都不一样,又在离家这么近的地方,正好带孩子来体验一下。”做完花灯,冯先生还和孩子一起体验了饾版套印,获得了一只可爱的水墨兔子。所谓“饾版”印刷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用色情况,经过勾描和分版,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,然后再逐色套印,最后完成一件无限接近原作的印刷品。由于这种分色印版类似于“饤饾”(食品堆叠在盘中),所以在明代被称为“饾版”印刷,也称为彩色雕版印刷。

“明年我们还要来!”

张女士记得自己跟孩子第一次到古法造纸陈列室的惊喜。廊下的第三届、第四届进博会同款手工灯图案精美,由众多书画家挥毫而成,同时,还有以树叶、干花、剪纸、饾版套印等多种制作方法完成的手工灯,创意十足。一进门,一幅撕纸制作的《哪吒闹海图》栩栩如生,近看,古法造纸的纤维毛边形成了水气弥漫的波浪,十分惊艳。此外,陈列室还有折扇、团扇、活字印刷等十几种纸艺作品。

这些作品的用纸都是社区学校师生自己造的纸,来源于非遗项目——古法造纸。古法造纸其实并非凌云地产,它来自遥远的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,2006年就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16年,在街道和区非遗办的支持下,引入凌云街道社区学校,通过社区教育课程、“艺术家庭日”亲子活动、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等进行传承学习。

凌云“古法造纸”的体验不是简单的造纸,而是在秉承传统、不失其本的基础上,在专业院校的技术支撑下,探寻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跨界融合。让市民在了解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同时,培养艺术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,同时也让来自贵州的非遗项目添上海派韵味,赋予古法造纸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。

“这样的非遗作品我们在电视里也看到过,以往想带孩子去体验的非遗活动,要么比较远,要么价格比较贵,社区学校的公益课真的很难得。”今年,张女士一家四口都参加了元宵节灯会活动。不论是花灯制作,还是其他艺术课体验,社区学校都尽量从孩子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出发,降低门槛,让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。多年来,社区学校已经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社区粉丝,非遗的节日气氛成为居民家庭活动和记忆的一部分。带着手工课的非遗体验成品,居民们笑着向社区学校的老师告别,“明年我们还要来,在这里集齐十二生肖!”

关键词: 闪闪惹人爱

你可能会喜欢: